探索高校思政课与党史教育结合点

发布者:bat365在线平台官网登录发布时间:2021-11-02浏览次数:

 

来源:云南学习平台 2021-10-20 作者:赵洁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一百年里,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披荆斩棘、筚路蓝缕,在革命、改革、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感人故事不胜枚举,留下了丰富的富有教育意义的红色资源,成为党史传承的生动载体。充分依托党史资源,将其与高校思政课结合起来,既能发挥以史化人、以史育人的作用,也可以助力思政课上实上活。

党史是高校思政课的“重头戏”和“催化剂”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高校思政课回答的是高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对于这个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必须回答的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早已给出答案,即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因此,思政课的存在和发展都与党的过去、现在、未来紧密相依。

(一)党史教育贯穿高校思政课

目前,高校开设的本科学生思政课主要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党的理论之基、建党之源和基本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在长期革命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形成过程贯穿党的历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体现着党对当代大学生素质的基本要求;中国近现代史是一部党领导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形势与政策也是在当前国内外经济政治形势、国际关系以及国内外热点事件的基础上,阐明我国政府的基本原则、基本立场与应对政策。可见高校思政课均围绕着“中国共产党”这一关键词,课程的讲授即是一部完整的党史的讲述,思政课和党史是不可分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党史教育贯穿高校思政课。

(二)党史是高校思政课的素材库

出席率、抬头率、点头率通常被作为评价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的三个指标,很多思政课教师也深为这三率困扰。究其原因,在于枯燥、理论性强、内容呆板已成为高校思政课难以撕去的标签。近年来,高校和高校思政课教师也在极力探寻解决办法,着力使思政课更加有趣味、更吸引大学生。其中,建立丰富的素材库,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使思政课接地气有人气是一项有效举措。党史中有丰富生动的素材,比如习近平总书记讲过的“半条被子的故事”便可和群众路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结合起来,比如“四渡赤水”可以和毛泽东军事思想结合起来。真实、感人的故事往往能使听者产生共鸣,相比单纯的理论讲授更能使学生“抬头”、“点头”。

高校思政课是党史传承的重要渠道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就是历史科学”。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中蕴藏着创业的经验、治国的智慧,党史的传承关系到来路去向,至关重要。思政课肩负着传承党史的重任,是党史传承的重要渠道。

高校思政课应自觉讲党史

高校思政教师应明确思政课是党的宣传阵地之一,是传播主旋律的载体之一,讲党史不只是某一门课的授课任务,所有思政课程都应该将党史融入授课内容,以党史为依托,讲清楚马克思主义为什么是科学,讲清楚中国的国情世情、党的理论成果,讲清楚大学生的使命与担当。

结合党史讲明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中国共产党用事实向全世界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成为国内外探究和总结的热点问题,这个问题也是高校思政课要向学生回答的主要问题之一。对此问题的回答可以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中国近现代史结合起来,其中的一条主线即党史。“实践出真知”,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实践是解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最真实有效的答案。

高校思政课和党史教育的结合点

高校思政课与党史教育具有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应找好两者的结合点,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其中,应着重解决好四个不足的问题。

抓好教师队伍,武装党史知识——助力解决讲好党史能力不足的问题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思政课教师的标准,即“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其中,视野要广要求思政课教师有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目前,有些思政课教师存在知识储备不足、授课能力欠缺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经典典籍阅读不够、对“四史”不清楚、对世情国情了解不深入、对国家发展的擘画不清晰等。要将思政课教学与党史教育有机融合,以党史知识武装思政课教师是必不可少的举措。比如西南林业大学及时征订购买《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国共产党简史》《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等指定学习资料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等重要参考资料,供思政课教师学习。2021年6月底组织全体思政课教师到扎西干部学院学习,以参观革命遗迹和现场培训的方式,帮助教师了解云南在党的发展史中的地位,掌握长征史实。

开辟网络阵地,利用网络产品——助力解决党史学习吸引力不足的问题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网络成为大学生每天活跃其上的场所,网络产品成为大学生大量消费的文化产品,短视频、情景剧、微电影等也相应成为思政课教学的辅助手段。如西南林业大学共青团将动画、史实、真人表演结合起来,组织大学生讲述党史小故事,推出“西西林林党史小课堂”。思政课教师将视频作为教学素材引入课堂,从老师讲党史变成身边的同学朋友讲党识,传播者的接近性有效激发了大学生学习党史的兴趣。同时,一些优秀的、在大学生中流传度较广的影视作品如《觉醒时代》《百炼成钢》《走向共和》等也是广受师生好评的课堂教学素材。

依托红色资源,开展实践教学——助力解决党史学习方式单一的问题

思政课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必要补充,能够丰富教学手段,调动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在党史教育中,实践教学更是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党的百年发展史留下大量的红色资源,承载着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内核,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开展实践教学,是党史教育和高校思政课相结合的有效途径。西南林业大学于2021年5月组织“红色励志、青春感恩,重走毛泽东成长之路”主题实践教学活动,八十余名学生赴湖南开展为期四天的社会调研。“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实地考察,大学生对伟人的成长有了切身理解,对党有了更形象深入的认识。

开设相关课程,系统讲授党史——助力解决党史教育系统性不足的问题

开设“四史”课程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举措,更是将党史教育有机融入思政课程的必要手段。西南林业大学于2021年下半年尝试在本科生中开设“四史”相关课程,系统讲授党史内容,助力解决党史教育系统性不足的问题。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全国上下掀起党史学习教育热潮。对高校思政课来说,既是厘清党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思路的契机,也是提升思政课教师党史素养的抓手,如何形成并落实党史教育与思政课相融合的长效机制,是高校思政课下一步要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