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高校思政课专题式教学

发布者:bat365在线平台官网登录发布时间:2020-12-01浏览次数: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11-09 作者:孙巍

高校思政课专题式教学是落实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和从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化的重要环节,是实现理论与实践有效对接、回应现实重大关切、提升学生对思政课获得感的有效途径。

精心凝练教学专题,增强思政课理论供给。高校思政课各门课程采用全国统编教材,各门课程的章节设计精练且有着紧密的内在关联,是开展思政课教学的“纲”。但抽象的理论如果不和现实生活相联系,仅开展理论灌输,将会影响学生对理论的信服力和对课堂的满意度。专题式教学不仅是教学方式的改革,也涉及教学内容的丰富完善。思政课专题式教学的生命力,在于专题内容的“专”,体现着思政课内容的深意和新意。专题式教学内容设计的科学与否,直接决定着思政课教学的效果。思政课要牢牢把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理论和实践主题,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要求,从教学专题内容体系、结构布局、重点把握等方面设计好专题教学教案,体现出思政课作为大学第一大课的“含金量”。思政课教师要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在“纲”的基础上开展系列化的专题内容,丰富充实思政课教学内容,聚焦时代问题,精心设计专题,不断将具有时代质感的理论源源不断提供给学生,保持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新鲜度”。

开展专题式教学首先要紧扣教材,布局谋篇。专题式教学内容要遵循教材的基本精神,在保证教学内容严肃性、科学性和系统性基础上,增加教学内容的生动性、趣味性和针对性。其次要突出重点,体现特色。专题式教学的特色体现在对现实的观照上,民族地区高校要及时将民族元素融入思政课教学中,通过对脱贫攻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专题的讲授,增强课程的理论阐释力。

聚焦课程获得感,构建思政课教学共同体。思政课不同于专业课的知识传授,更侧重于对学生思想认识的价值引导。但学生的认知系统是在知情信意行的矛盾运动中达到均衡,进而实现内化到外化的相互转化过程。因此,如果思政课教师仅是“填鸭式”的满堂灌:只关注教学任务把教材内容讲“授”了,没有关注学生是否接“受”了;仅做到了理论和政策宣讲的“规定动作”,没有关注学生个体的理论需求和现实要求——这可能会导致学生对思政课教师传授的内容“口服心不服”。专题式教学的问题设计来自现实、来自学生,能够巧妙地将理论蕴含于各个专题中,力求将有意义讲得有意思,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思政课教师是开展教学的组织者、协调者,教师的水平和能力影响着思政课教学的效果。思政课课程涉及知识面广,统编教材对每章节的教学内容从理论、学理和话语表达等方面进行了极大的通俗化,但对处于信息时代知识涉猎面广、信息来源渠道多的大学生来讲,仅对教材内容开展面面俱到的泛泛而谈,没有讲清楚知识点背后的“所以然”,这样不能达到思政课教学的目的。对于一些专业和学术背景存在一定局限性的思政课教师来说,要将思政课课程中涉及的知识点讲深、讲透,确实有着现实的难度。专题式教学要充分整合教师个体和集体的力量,充分发挥集体备课、协同作战、共同攻关的优势,将教师个体、教研室乃至学生组成教学共同体,有效解决个体能力与课程要求之间的矛盾。

发挥网络技术优势,深化思政课实践教学。专题式教学要积极采取“互联网+教学”的手段,通过微视频、云课堂、移动式教学等方式呈现教学内容,以适应新时代大学生的心理接受规律和信息接受规律。目前,思政课大班上课的方式还没有得到根本改观,一位思政课教师往往要面对几十甚至上百个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保证每一位学生的教学在场有一定难度。而专题式教学可以通过移动终端或互联网教学平台将学生点对点连接起来,实现教学过程中的“同频共振”。互联网教学平台能够将学生的兴趣点调动起来,思政课教师适时采用在线互动、移动播放等方式建设思政课智慧课堂、慕课教学等,从而实现全程教学管理、全员教学互动、全过程教学评价,这将会提高学生的课程参与感和获得感。同时,专题式教学中应用互联网技术,将会构建思政课教学场景,通过专题式教学的画面感和声效运用等,增强思政课程的吸引力。比如,在专题式教学内容中讲述新农村建设时,可以通过构建的知识场景、生活场景、虚拟场景,展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讲话、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后农村的巨变、典型家庭变化的现身说法等,这些都会让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深刻体会,从而更加坚定“四个自信”。

思政课专题式教学要创新实践教学的考核。高校可以根据“十大育人体系”建设要求和实施情况,创新对思政课的考核评价方式,尝试突破学期、年级的限制,树立大思政理念,将思政课延伸到社会实践、专业实训等环节。根据思政课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在专题式教学设计时以学生的体验报告、实践总结、调查报告等检验学生思政课学习成效。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同时,促进思政课教师融入“三全”育人中,从而增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育人合力。

(作者系桂林理工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