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路径提升中学生思政课获得感

发布者:bat365在线平台官网登录发布时间:2019-10-30浏览次数: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19-10-30 作者:张乐

思政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近年来,不少中学大力推进思政课改革,以增强中学生思政课获得感,提升思想政治素养。然而,改革之后,学生思政课获得感不强的问题仍然存在。

中学生思政课获得感不强主要表现为:在心理层面,积极性和意志力获益感不明显;在思想层面,思想境界高度和深度待提升;在行为层面,从获得到获得感的跨越较困难。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思政课内容与中学生成长发展需求的契合度欠缺、思政课教师魅力与学生主观积极性衔接不足、思政课获得感潜隐性与学生主观感受力对接错位、思政课获得感变化性与学生实践运用缺失等。

我认为,提升中学生思政课获得感可从以下四方面进行:

一是教学“供给侧”改革:平衡教学目标追求与学生期待。思政课教学的“供给侧改革”,是指从教学内容供给、教师教学方式及技巧、教学工具等“生产端”入手,在提高供给质量的同时,还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谋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与学生个体成长发展协调统一。如改进思政课内容,合理考量学生期待,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加强对思政课教学工具的合理运用,提升课堂效率;健全思政课教师准入制度,完善教师培训及考核指标。

二是学生“需求侧”完善:明确付出与收获的合理预期。这里的“需求侧”不仅仅指学生的需求、期待,更多是指学生对于学习思政课的欲望、态度和自身的定位,这些对思政课成效的获得尤为关键。因此,中学生自身应当要明确自身定位,端正学习态度;注重理论结合实践,增强主观感受能力;调动学习内生力,加强学习反馈意识。

三是评估体系改进:坚持显隐性知识考核并重原则。思政课获得感是指学生在思政课获得基础上的主观积极感受,思政课的获得既包括显性的知识和能力的得到,也包括观念、思想等隐性层面的进步。全面而有效的思政课考核标准和考核方式,对于客观评价学生思政课获得、生成获得感具有重要影响。学校等相关部门应采取多种方式综合考核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与实际运用,力求全面、客观反映学生的思政理论素养和思想道德品质。目前的思政课考核还有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在考核方式上,要注重传统考试与个性化考核相结合;在考核时间上,要注重阶段划分。

四是生成环境优化: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氛围。思政课的生成和发展需要时刻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作用。中学生的成长,时刻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应当将思政课获得感的生成环境纳入考量范围。基于当前中学生心理特点及生活状态,校园文化环境以及同辈群体环境影响较大,因此,提升中学生思政课获得感,要加强对校园文化环境的优化和同辈群体的正面引导,为中学生创造良好的外部学习环境,将思政课的正确价值观念融入到学生生活和学习等方面,在无形中加强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作用。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