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新主旋律电影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契合路径

发布者:bat365在线平台官网登录发布时间:2021-05-11浏览次数:

 

来源:《中国电影报》 2021-04-23 作者:秦丽平

主旋律电影作为在当代最具受众基础,传播效果最好的宣传媒介之一,在弘扬时代主流思想意识,奏响社会主旋律方面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新主旋律电影在继承了传统主旋律电影在内容上对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宏伟事业的基础,并以更加富于表现力与观赏性的形式对宏大历史主题下的普通人物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在刻画重大历史题材与重要历史人物时,也在对现实生活更为细腻的体察中将他们处理为更加多面立体,和蔼可亲的形象。在倡导学党史知党史,“知来路,明去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当代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应当积极在思想教育中积极利用多种学习材料,坚守初心、不忘使命,继承并发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上的宝贵经验。探索新时代背景下新主旋律电影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契合路径,是在高等教育中传承革命的光辉历史,发扬党的成功经验的重要方式。

作为党史国史的学习资料发挥文献作用

在百年党史的光辉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持续不断的历史奋斗,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实现的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到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再到通过改革开放开创并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至今,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在华夏大地上实现了难以磨灭的历史进步,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人间奇迹。在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统地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就中国革命历史,中国共产党历史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提出了一系列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的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是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和广大党员干部的智慧结晶,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结合多种手段,调动多种类型资源,将波澜壮阔的党史国史学习好、传承好,是新时代大学生乃至所有电影观众加强自身思想建设的重要任务。新时期以来,我国电影工作者拍摄了《智取威虎山》、《建军大业》、《十月围城》、《决胜时刻》等大量以党史国史为题材的影片,这些影片根据真实的历史事件改编,讲述近现代中国革命历史与中国共产党事迹的伟大电影,是让广大大学生接受革命思想教育的良好教科书与重要的文献资料。难能可贵的是,这批影片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功能,还基于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叙事传统,按照客观历史史实结合了市场需求、观众心理预期与美学价值,在“主旋律”的价值基础上展现出更加平易近人的特性。以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决胜时刻》为例,这部影片讲述解放战争全面胜利前,中共中央从西柏坡搬迁至北平前后的一系列历史事件。影片的内容全面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进京赶考”的关键时刻经历的一系列历史事件,从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号召不同民主党派与人民团体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到几十批民主人士进入解放区与共产党一起筹建新中国,再到黄炎培与毛泽东著名的“窑洞对话”与双清别墅中的新政协筹备会议……《决胜时刻》将中国共产党在各民主党派的支持下的完成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的光辉历史转化为一幕幕带有故事性的生动影像,启迪观众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在重要历史关头谨慎谦虚、不骄不躁、艰苦奋斗、包容共进的优良作风。当代大学生通过观看新主旋律电影的方式,可以从党的光辉历程中汲取砥砺前行的智慧和力量,深刻感悟党的光辉历史与优良传统,接受党的宝贵经验与先进进步思想。这些影片中的历史人物、历史场景与历史形象细节丰富,史实详尽,仿佛历史博物馆中的展览陈设以自动讲解的形式出现在观众眼前。以这样生动的党史资料传承红色基因,传承时代精神与主流价值观,必将成为当代大学生通过电影形式加强大学思想教育的必然选择。

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材料发挥通识教育作用

大学生通过课堂教育学习历史知识将党和国家的各项基本事业代代相传,是当下将社会主义事业推向新征程的必然选择,也是大学思想教育中的必修课。然而,就教材的编写与课堂教学的效果来看,当前大部分大学生接受的历史与政治知识还是建立基础教育线性知识的基础上,以高等教育阶段的碎片化知识为主。大学阶段非历史专业的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时很少开设思想教育方向的课程,仅仅在公共课的设置上存在系统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等根据课本制定的既有知识体系与理论架构。不仅如此,在绩点比重大、学习时间要求长、知识连续性强的专业课学习外,大部分大学生都很难将精力集中于绩点比重小、学习时间无要求、知识点凌乱分散的思想教育课程中,也就难以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思想的启迪,知识的武装。尽管考研培训班或公务员考试培训班等应考培训班中有专门的历史政治知识点讲解,但这样的应考教育针对的只是有考研或考公需求的部分大学生,在较为功利的出发点下,应考生也往往将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视为应考性的单一知识点,无法起到陶冶情操,将思想教育深入思想的作用;历史政治的课程知识考完即忘,参考书与考试材料考完即丢的情况更是普遍。这样一来,大学生接受的思政教育很容易成为以功利性的应考考点连缀而成的“填鸭材料”。大学生思政教育课程应当在承接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基础上,将通识性的学习材料与应考性的历史教材和历史课程相结合,即在遵从义务教育阶段线性历史思维的基础上,以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形态的发展为线索,在历史的时间线索上将的重大历史事件与现代世界政治相结合,了解党和国家事业从古至今发展的来龙去脉,正确认识和把握革命、建设、改革、新时代等各个时期的历史时期创造的丰富经验。在新时期,《建军大业》、《建党伟业》、《红海行动》、《金刚川》等越来越多题材丰富、剧情生动的新主旋律电影采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叙述方式,以颇具趣味性、观赏性与商业类型电影风格的形式展现了中国历史演进的基本过程。这批新主旋律影片中既有取材自重大历史事件的《建党伟业》、《建军大业》;也有以当下国际局势为背景展开,根据当代中国在国际上履行大国责任、发挥积极作用的新闻改编的《红海行动》;还有结合了商业片类型经验,以更加富有冲击力的影像,与富于形式主义的电影美学呈现革命历史的《金刚川》……这些影片不仅是中国当代电影美学的探索之作,也是中国主旋律电影的传承与创新。大学生可以从中汲取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经验和思想精神,做到知历史懂政治,在艺术与历史、美学与思想的双重教育中切实增长大学生通识教育知识,培育大学生爱党爱国的热情。

作为时代精神的载体发挥激励作用

大学生群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承担者继承者的角色,接受思想教育,思想成熟的大学生必将携带使命与热情走向社会,成为新时代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主力军。因此,大学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价值与首要作用,在于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能够服务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民族复兴同向同行、立志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在市场中经受检验,受到广大观众欢迎的新主旋律电影,是当下宣传时代方针政策的重要阵地,也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精神力量,为大学生注入思想激励的时代精神载体。新时代背景下很多新主旋律不仅展现了党和人民在社会主义全新历史阶段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在对这些伟大成就的刻画也往往动人心弦、催人泪下,能很好地起到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的作用。例如在全社会形成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的浓厚氛围。以改编自四川航空航班成功处置险情的真实事件改编的《中国机长》为例,这部影片着眼于中国民航机组在执行航班任务时临危不乱、从容镇定,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在万米高空勇敢应对险情的故事,以生动形象的形式呈现出机长刘传建与其他机组人员对生命的敬畏。另一部以单元剧形式呈现出的献礼片《我和我的祖国》则截取了新中国不同阶段历史上小人物的生活片段,将传统主旋律影片中的英雄形象换作平凡的劳动者,成功唤起了不同地域、阶层观众的情感共鸣。对大学生而言,将宏大历史题材解构为普通人与平凡工作的形式,拉近了自身与中国历史之间的距离;将历史题材与现实题材并置于爱国主义的号召下,并突出“我”与“祖国”的关系,结合不同社会角色的实践,全方位、多角度切入现实,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也能在更具国际视野和更能代表新时代中国形象的角度,凸显出大学生观众在历史与时代中所处的位置。

(作者单位:河北农业大学现代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