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2020-12-03 作者:杨先农 王永力
2020年6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正式出版发行。在该书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得人之要,必广其途以储之”“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等中国古代典籍中的语句,这些引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培养造就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人才观的重要内容。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中华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和“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作为“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的具体内容,并强调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定文化自信、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这就要求我们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人才观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在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全面加强新时代人才队伍建设工作。
对党忠诚,做到既讲政治又讲法纪
《论语》有言,“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在中国古代,“忠诚”是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道德素养。2018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引用“忠诚印寸心,浩然充两间”这句话强调忠诚是共产党人必备的优秀品质。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进一步强调,“领导干部要忠诚干净担当,忠诚始终是第一位的”。这些讲话一再申明,党员干部要绝对忠诚于党。
党员干部对党的忠诚,主要体现在讲政治和讲法纪两个方面。一方面,只有讲政治才能做到忠诚,“讲政治、有信念”是合格党员的首要标准。具体来说,只有在政治立场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才能保证全党团结统一和行动一致,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另一方面,党员干部要讲法纪。《管子》认为,“法者,天下之仪也”;《商君书》又言,“民本,法也”;《天论》言道,“人之道在法制,其用在是非”。可见,中华传统文化对法纪尤为推崇。习近平总书记把能不能依法办事、遵守法律作为考察识别干部的重要条件。2018年8月,他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进一步指出,“要发挥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的互补性作用,确保党既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又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从严治党”。这就要求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对党“忠诚”,坚持习近平法治思想,遵守国法和党纪的双重约束。
崇德尚廉,兼顾“德”的实践性和“廉”的人民性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德”具有极高的地位。《礼记》认为,“上贤以崇德,简不肖以绌恶”;《尚书》提出“九德说”和“三德说”,“九德”即“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三德”是箕子所述的“九政”之一,即正直、刚克、柔克。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多是通过个人内在修身所得之品格,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德”则具有较强的外在实践性。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做廉洁自律、廉洁用权、廉洁齐家的模范”。他强调,“明大德,就是要铸牢理想信念、锤炼坚强党性,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守公德,就是要强化宗旨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恪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自觉践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承诺,做到心底无私天地宽”;“严私德,就是要严格约束自己的操守和行为”。可见,他不仅强调人们要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而且对党员干部明大德、严公德、守私德提出了明确要求。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忠诚和信仰是具体的、实践的。要经常对照党章党规党纪,检视自己的理想信念和思想言行,不断掸去思想上的灰尘,永葆政治本色”,这进一步凸显了“大德”的实践性。无论“大德”“公德”还是“私德”,都具有鲜明的实践性,都需要依据一定的标准外化为具体的言行举止。
孟子认为,“廉”没有大小之分,判断“廉”与否跟“取多少”无关,即“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廉”。在中国传统为政思想中,清廉这一优秀品格是受到高度赞誉的。正如《晏子春秋》所言,“廉者,政之本也”;《庄子》也指出,“人犯其难,我享其利,非廉也”。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现象,腐败是我们党面临的最大威胁”,为此要“深化标本兼治,保证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这就揭示了新时代反腐倡廉的人民性特质。面向新时代,建设廉洁政治的核心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本质是坚持为民用权的理念,根本标准是人民是否满意。我们亟须坚持“德”和“廉”的有机统一,尤其要高扬“德”的实践性和“廉”的人民性,培养和造就一代接一代“干净”的党员干部。
担当作为,发扬“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担当精神
《管子》有言,“不作无补之功,不为无益之事”;《史记》有云,“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张载提倡“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顾炎武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都是中国传统仁人志士担当精神的真实写照。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党员干部要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当前,广大党员干部更需要勇于担当、善于担当。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部干事创业要树立正确政绩观,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发扬钉钉子精神,脚踏实地干。”这种担当精神,突出了“想干事”的主观动机、“能干事”的能力素质和“干成事”的业绩成效等内容。
树立和发扬担当精神,需要以务实守道的态度和方法作为支撑。对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思想资源,深入挖掘并积极吸收优秀传统为政思想,是广大党员干部将担当精神内化为自身素质和外化为实际行动,并形成治理效能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在《关键在于落实》一文中引用“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要求我们树立宗旨意识和正确的政绩观,秉持知难而进、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道理,坚持知行合一、真抓实干,做实干家”。由此可见,党员干部既需要积极吸收借鉴优秀传统为政思想,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谋划事业,以脚踏实地的精神干事业,充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人才观的原则;也需要通过深入学习丰富知识储备,提高理论素养,增强干事业的本领;还需要坚定干事业的决心和信心,用知重负重、迎难而上的实际行动,践行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争做勇于“担当”的优秀党员干部。
总而言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关于习近平总书记人才观的重要论述内涵丰富、寓意深刻,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员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殷切期望和原则要求。这些论述在吸收和借鉴中国传统为政思想的同时,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我们应当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才观,并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着力培养和选拔一批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从而为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和国家治理效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bat365在线平台官网登录)